6月10日-18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海南省宣傳展示暨第三屆三亞南山非遺節,在三亞南山文化旅游區國際非遺中心舉行。
傳承多彩非遺,“喚醒”文化記憶。
在本屆南山非遺節上,博樂信息借力AR、MR等數字技術,充分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經典文化記憶、打造數字文化體驗空間,為到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數字”與“非遺”的創意視覺秀。
新時代提升民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時代使命也是責任。借助數字化手段,當下非遺的保護和創新工作在生產、傳播、經濟層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博樂信息積極響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程”號召,通過先進成熟的數字信息技術,將我國的部分珍貴、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優秀傳統非遺技藝、優秀傳統文化,以“沉浸式互動體驗學習”的方式真實、系統、趣味的記錄,形成可持續的多媒體互動形態產品,為非遺創新發展賦能。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主題是“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
探索非遺文化傳承發展,博樂信息與三亞南山非遺博物館共同打造了創意感滿滿的“元宇宙數字展”,數字非遺體驗的加入,讓這座充滿著歷史底蘊和黎族文化內涵的非遺博物館,開啟了數字化“新表達”,為非遺傳承打開了數字化新思路。
數字技術賦予博物館新的文化內涵
在三亞南山非遺博物館現場,博樂信息營造了多維視角,讓數字非遺體驗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展館空間,更是衍生到了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的完美融合。
現場分為MR視覺體驗區、AR大屏互動體驗區和手機AR體驗區,以“移步換景”式的視覺體驗貫穿非遺博物館動線,到場游客從感官到體驗,從內涵到外延,可沉浸式感受數字科技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MR視覺體驗區,觀眾拿起手機或戴上智能眼鏡,眼前的非遺博物館便將華麗變身。
在數字視角中可以親身體驗,深海動物在博物館門口肆意漫游,黎族先輩雕像前探討十二生肖與甲骨文演繹密碼,穿過傳送門進入國家寶藏數字展館尋找西漢時期的歷史遺存。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數字展為三亞南山非遺博物館填補了傳統書畫的空白,數字航天服與海南黎族傳統服飾隔空相望,更是碰撞出了絢麗的火花。
觀眾還可以使用手機掃描地面的圖案,可愛的小動物即可跳躍在屏幕上,還可與它創意合拍,感受手機AR的魅力。AR大屏互動體驗區,到訪的游客紛紛站在大屏幕前,通過體感互動完成答題游戲、趣味變裝和非遺技藝學習,潛移默化中實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傳承。
將傳統融入現代,讓非遺技藝碰撞潮流的數字科技,博樂信息積極讓創新活化非遺、讓非遺融入生活。讓非遺“看得見”“摸得著”。通過增強現實、感知交互等技術的應用,以潮流科技和數字交互手段為游客帶來深度互動,大大豐富了線下文博場所體驗內容,提升游客體驗質量,助力沉浸式數字文旅和元宇宙文旅示范項目打造,賦能文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