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課本上冷冰冰的化學元素,居然能“活”過來跟你互動?這事聽起來像科幻片,但現在真的變成了現實。
一、項目背景
以前我們學化學,靠的是老師講、課本看、實驗做。但很多東西還是太抽象了——比如原子結構、電子軌道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怎么讓人真正理解? 傳統的教學和科普方式難以激發學習興趣。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特別推出化學科普紀錄片——《門捷列夫很忙》,以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的動畫形象為串聯,帶領觀眾領略無處不在、千奇百怪、驚喜連連而又出乎意料的神奇化學世界。為了進一步擴大傳播范圍,再度聯手博樂信息這家在AR/VR/MR數字技術領域有深厚積累的公司,共同打造了“門捷列夫很忙之奇妙元素之旅”MR數字科普項目,借助前沿的數字技術,將化學知識從屏幕延伸到數字空間,為公眾帶來全新的科普體驗。
二、合作目標:從屏幕到空間的科普升級
“門捷列夫很忙之奇妙元素之旅”MR數字科普項目結合相關教材內容和科普紀錄片特色,精心打造了《元素解碼》《探秘原子》《玩轉元素周期表》三個可以玩的MR場景,將抽象的化學概念轉換為直觀、互動的內容,讓觀眾能夠親身感受化學知識的魅力。
(一)《元素解碼》
在《元素解碼》場景中,通過高精度的3D建模技術,將各種化學元素以虛擬模型真實呈現在眼前,可以通過手勢操作,近距離觀察元素的結構、性質,深入了解元素的本質特征。
(二)《探秘原子》
《探秘原子》場景則是聚焦在原子這個微觀世界的核心,通過互動式的操作體驗,可以直觀地感受原子的穩定性、化學鍵的形成與斷裂等微觀現象,更深刻地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三)《玩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大多數學生背到頭禿的噩夢,《玩轉元素周期表》MR場景將元素周期表從傳統的平面圖表轉變為立體、動態、可交互的數字空間。用戶可以在其中自由探索不同元素之間的排列規律、性質差異和周期性變化。同時,結合趣味性的游戲設計和挑戰任務,如元素拼圖、化學反應預測等,讓用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就鞏固對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化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參與度。
三、教育傳播范式的革新
“門捷列夫很忙之奇妙元素之旅”MR數字科普項目運用了高精度3D建模、SLAM空間定位、空間計算、實時渲染等前沿數字技術,將化學知識從抽象概念轉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內容,提升了科普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也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沉浸式學習體驗,使他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
博樂信息通過與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將《門捷列夫很忙》這一優質IP拓展到了數字教育領域,通過MR技術與真實畫面的融合,讓觀眾不僅能‘看見’化學反應在眼前發生,還能親手‘操作’實驗步驟,專業講解搭配互動體驗,既不失嚴謹性,又多了幾分趣味感,科學內容不再高冷,而是變得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