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動下,教育轉型勢在必行。深圳市龍華第三小學率先嘗試“智慧課堂”的新模式。但問題也來了,怎么解決傳統課堂學生互動不足?抽象知識怎么講得生動?博樂信息以AR大屏和MR混合現實解決方案,與校方聯合打造 “沉浸式交互輕課程”,實現“無設備化”體感教學(無需佩戴頭顯),真正用科技力量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落地。
一、課程設計:跨學科、重體驗、有深度
博樂信息和龍華第三小學從教學出發,聯合開發了一系列 AR 互動課程,采用“跨學科項目式(PBL)”學習理念,融合STEAM六大領域,貫穿“情境-探究-協作”全流程,孩子們不是被動聽課,面是主動參與,動手又動腦。
- 國防教育:學生通過 MR 混合現實技術,戴上設備就能近距離觀摩戰斗機、坦克等軍事裝備,360°觀察結構,甚至模擬操作流程。
- 傳統文化:以“活字印刷術”為例,借助 AR 互動系統,學生可以化身當代“畢昇”,直接在屏幕上完成選字、排版、刷墨、覆紙、拓印等工序,仿佛穿越回古代,親手做了一本古籍。
- 科學探索:通過 AR 技術,探索虛擬的宇宙,觀察微觀世界等。
二、技術支撐:看得見、摸得著的科技感
教室里只需要一塊AR“魔法屏幕”,學生就可以用手勢或觸摸的方式,和屏幕上的虛擬內容進行實時互動。同時借助 MR 設備,虛擬的模型直接走進現實。老師可以隨時調出3D模型講解原理,學生也可以在真實課堂環境中看到虛擬的軍事裝備,并自己操作實驗,安全又高效。
三、落地教學:科技融入日常,改變真實課堂
AR 沉浸式互動輕課程被納入龍華第三小學的校本課程體系,每周安排固定課時進行教學。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靈活運用 AR 和 MR 技術,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小組合作探究、虛擬實驗操作等,孩子們不再只是低頭記筆記,而是在游戲中掌握知識。
四、項目成果
(一)學生學習體驗提升
- AR 和 MR 技術帶來的沉浸式互動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不再是被動地聽,而是主動參與進來,比如在“活字印刷術”課程中,學生主動探索印刷工藝,課堂氛圍活躍,效果也比傳統教學方式強。
- 知識理解更加深刻:通過虛擬與現實的結合,知識點不再抽象難懂了,像國防教育這種內容,光靠書本和講解很難讓人記住,但通過AR和MR技術,孩子們能近距離觀察軍事裝備的結構和性能,對國防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教學效果優化
對老師來說,AR沉浸式課堂是全新的教學方式,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讓課堂變得更靈活、更有針對性。老師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進度,調整虛擬實驗的難度和內容,實現因材施教。
(三)學校品牌建設與影響力提升
博樂信息與龍華第三小學聯合申報的 AR 沉浸式互動輕課程從全國近 4000 個征集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教育部校本課程建設典型案例。這一成果不僅體現了學校在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也為學校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和聲譽。